> 文章列表 > “白羽三千驻”的出处是哪里

“白羽三千驻”的出处是哪里

“白羽三千驻”的出处是哪里

白羽三千驻”出自唐代法振的《河源破贼后赠袁将军》。

“白羽三千驻”全诗

《河源破贼后赠袁将军》

唐代 法振

白羽三千驻,萧萧万里行。

出关深汉垒,带月破蕃营。

蔓草河原色,悲笳碎叶声。

欲朝王母殿,前路驻高旌。

《河源破贼后赠袁将军》法振 翻译、赏析和诗意

河源破贼后赠袁将军

白羽三千驻,

蕓蕧万里行。

出关深汉垒,

带月破蕃营。

蔓草河原色,

悲笳碎叶声。

欲朝王母殿,

前路驻高旌。

中文译文:

在河源破贼后献给袁将军

三千白羽精兵屯驻,

阵容庞大,驰骋万里。

穿越边关深垒,

带着明亮的月光,攻破敌人的辎重营。

茂盛的河原上,草木葱茏,

悲愤的号角声掩盖了叶子的声音。

想向王母殿朝拜,

近前路上高高耸立的旌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演绎历史事件为背景,描绘了唐代法振破贼后赠袁将军的情景。

诗歌以动态的方式表达了战争的场面和壮丽的景象。作者通过形容“白羽三千驻,蕓蕧万里行”,展示了军队规模庞大,且行进的距离遥远。描写出关深汉垒和带月破蕃营的情景,使诗句中的战争场面更加生动。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用“蔓草河原色,悲笳碎叶声”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伤亡,同时对于战争的悲惨景象感到悲痛。最后两句“欲朝王母殿,前路驻高旌”,表达了对于和平的向往,希望能够停战回归平静的生活。

通过诗歌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诗人对和平的向往。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和平的渴望,呼吁人们珍惜和平,追求安宁与幸福。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时期军事才能的崇高和对战争中牺牲者的敬意。

网络技术知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