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不见须臾”的出处是哪里

“不见须臾”的出处是哪里

“不见须臾”的出处是哪里

“不见须臾”出自宋代杨无咎的《两同心》。

“不见须臾”全诗

《两同心》

宋代 杨无咎

秋水明眸、翠螺堆发、却扇坐、羞落庭花,凌波步、尘生罗袜。

芳心发。

分付春风,恰当时节。

渐解愁花怨月。

忒贪娇劣。

宁宁地、情态于人,惺惺处、语言低说。

相思切。

不见须臾,可堪离别。

作者简介(杨无咎)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