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一般按照什么程序进行
1. 明确岗位职责 :首先,需要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以确定哪些岗位属于涉密岗位。
2. 拟定涉密岗位 :根据岗位职责,机关单位梳理并填写相关报表,报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确认,以确定涉密岗位。
3. 拟定涉密人员 :在确定了涉密岗位后,将拟在这些岗位上工作的人员拟定为涉密人员,并根据涉密程度确定相应等级。
4. 审核审查 :被拟定为涉密人员的人员需要填写《涉密人员保密审查表》,所在部门核实基本情况,并提出拟任意见,由人事部门进行保密审查。
5. 保密教育 :对涉密人员进行保密教育,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保密规定。
6. 审查原则 :遵循“全面审查、先审后用、分类实施”的原则,对拟任(聘)用到涉密岗位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7. 审查内容 :涉密人员保密审查主要由政治审查和背景审查组成,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国籍、移居、出国(境)及持有证件情况等。
8. 审查程序 :包括填报审查表、部门初审、保密审查、机关单位审批等环节。
9. 全生命周期管理 :涉密人员管理应遵循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包括保密教育、复审、出国(境)保密管理要求、合法权益保障维护以及离岗离职时的保密提醒和载体清退。
10. 档案管理 :完善涉密人员上岗、离岗等各个环节的材料和档案,进行“一人一档”管理。
这些步骤旨在确保只有具备相应条件和能力的人员才能接触到国家秘密信息,并保障涉密信息的安全。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涉密岗位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涉密人员的等级划分依据?
如何判断一个岗位是否属于涉密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