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大白菜黑腐病

大白菜黑腐病

大白菜黑腐病

大白菜黑腐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大白菜的叶片、叶球或球茎。以下是有关大白菜黑腐病的详细症状、传播途径、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方法的概述:

症状

幼苗:子叶呈水浸状,根髓部变黑,幼苗枯死。

成株:叶片边缘出现“V”字形黄褐色枯斑,病斑沿脉向里扩展,形成网状黑脉,严重时叶片干枯或腐烂。

叶梗:维管束变黑坏死,叶片倒向一侧。

传播途径

病菌主要在种子、病株或病残体上越冬。

通过带菌种子、雨水、灌溉水、农事操作和昆虫传播。

发病原因

高温高湿条件,如叶面结露、叶缘吐水,利于病菌侵入。

连作、积水地块、施用未腐熟农家肥以及害虫严重发生等情况下,发病重。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 。

2. 种子消毒 :使用50%福美双、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药剂进行种子处理。

3. 轮作 :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避免连作。

4. 农业管理 :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及时拔除病株并带出田外。

5.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使用72%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47%加瑞农等药剂进行喷洒。

6. 清洁田园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及周围杂草。

注意事项

防治应在发病初期进行,每隔一定时间(如6-7天)喷洒一次,连续2-3次。

药剂使用时应按照说明书进行稀释,并注意安全间隔期。

以上信息综合了不同时间发布的资料,以提供最新的防治指导。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大白菜黑腐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如何预防大白菜黑腐病的发生?

大白菜黑腐病与软腐病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