壵与垚的区别
壵与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读音不同 :
壵的读音是 `zhuàng`,声母 `zh`,介母 `u`,韵母 `ang`,声调为第四声。
垚的读音是 `yáo`,声母 `y`,韵母 `ao`,声调为第二声。
2. 含义不同 :
壵古同“壮”,意思是强壮、壮盛、牢固、勇猛、威猛、豪壮、赞许、肥壮、坚实、粗壮。
垚的本义是山高,由三个“土”字组成,多用于人名,有时与五行中的“土”相关联。
3. 指代不同 :
壵作为“壮”的异体字,强调的是力量和强盛。
垚字形象地描述了山高的样子,并且有时用于人名,尤其在古代,它曾被用作皇帝的名字。
4. 性质不同 :
垚是会意字,由三个“土”字构成,表示土堆叠起来的高。
壵是形声字,由三个“士”字构成,与力量和强壮有关。
5. 出处不同 :
垚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土高也,从三土”。
壵在《国语·晋语九》中出现。
总结来说,壵和垚虽然读音相近,但意义、用法和象征完全不同。壵与力量和强壮有关,而垚与山的高大有关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壵字在哪些古籍中出现?
垚字在古代文化中有何象征意义?
如何正确区分壵和垚避免混淆?